【交襄辉映】青春筑梦,智汇家乡——交管学院学子寒假返家乡社会实践故事(一)

-

作者:颜娉婷 时间:2025-02-24 点击数:

为深入推进助力学生成长工程,搭建起一座连接青年与家乡、理论与实践的桥梁,让青年学生在实践中学习,在服务中成长。2025年寒假期间,我院精心策划并实施了寒假返家乡”活动号召并引领全院学子积极参与到为人民服务、为社会贡献的伟大实践中,让他们将所学所得回馈在养育他们的热土上,共同书写家乡发展的新篇章。


姓名:王思涵

学院:现代管理学院

专业班级:大数据与财务管理专业2401班

实践地点:随州市曾都区淅河镇东花园村

梦在胸怀,行于脚下“。今年寒假,为积极响应学校号召,我前往东花园村村委会开展社会实践,期望通过此次实践,深入了解村委会工作,参与并助力其日常事务。

我通过发放传单让村民学习到新知识,比如如何提高农作物产量,如何预防疾病,普及常见的诈骗手段,帮助村民提高警惕。同时参与乡村的清洁、绿化和美化工作,改善乡村的卫生状况,减少疾病传播,提升居民的环保意识,增强幸福感。

在实践的过程中,我认真负责地完成每一项任务,提高了自己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,为美丽乡村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!



姓名:江家甜

学院:现代管理学院

专业班级:大数据与财务管理2304班

时间地点:襄州区张湾街道红星社区

归乡伴童梦,爱心育未来”。今年寒假,我积极参加了襄州区红星社区举办的返家乡托管班社会实践活动。通过这次活动我深刻体会到了教育的真谛——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,更是对学生全面发展的深切关注。

在教学过程中,我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,量身定制辅导方案,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潜力,鼓励学生们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,与他们建立起了良好的师生关系。这种情感上的支持和理解,不仅帮助孩子们更好地应对学习上的挑战,也促进了他们人格的健全发展。

我认为,每个孩子都是一朵花,需要温暖的阳光和细致的呵护。我希望与大家共同努力,为孩子们创造一个温馨的教育环境,让他们在未来的岁月里绽放出美丽的花朵。



姓名:刘宇涛

学院:交通运输学院

专业班级:空中乘务2402班

实践地点:徐东村小区

卫乡安康,共筑防线”。在这个寒假,我参与了学校组织的“返家乡”社会实践活动,旨在通过亲身参与家乡的社会服务,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。我的任务很简单,但又意义非凡——清扫我们小区的楼道和附近的街道。

我拿起扫帚,戴上手套,投入到清扫工作中我仔细清扫每一个角落,不放过一片纸屑。邻居们看到我忙碌的身影,纷纷投来赞许的目光,有的甚至主动加入到清扫的行列中来那一刻,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感。

家乡的美好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共同努力去维护。来,我将继续以实际行动回馈社会,为建设更加美好的家乡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。



姓名:董静怡

学院:交通运输学院

专业班级:高速铁路客运服务专业2404班

实践地点:襄棉社区

“民生之基,情暖万家”。寒假期间,我积极参加了“返家乡”志愿活动,我的任务是协助行政部门处理居民的社保和救助问题,同时参与社区组织的打扫卫生、向居民普及健康知识等活动。在襄棉社区,我与大家一起清扫街道、捡拾垃圾,并向居民们普及健康注意事项,教授大家如何预防一氧化碳中毒,并学习了整理文件和进行宣传的技能。

通过这次实践活动,我深刻体会到了社会实践对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的双重意义。未来,我希望能继续参与更多的社会实践活动,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,为家乡和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多的贡献。



姓名:李佳宜

学院:交通运输学院

专业班级:空中乘务2401

实践地点:襄州区方村村委会

“教育之光,照亮乡土”。得益于“返家乡”社会实践平台,我有幸参与了家乡的爱心托管班活动。

在与孩子们相处的日子里,我收获的不仅仅是孩子们的喜爱和信任,更是对教育意义的深刻理解。这段经历也让我更加珍惜自己的学习机会,明白了知识的力量和传承的重要性。

爱心托管班的时光虽然短暂,但它带给我的感动和收获将伴随我一生。我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的大学生加入到这样的活动中来,用我们的青春和热情,为家乡的孩子们点亮一盏明灯,照亮他们前行的道路。



姓名:董秘秀

学院:交通运输学院

专业班级: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2303班

实践地点:黄鹿镇桂塘村

“情暖桑榆,返乡助老”。今年寒假,我来到了黄鹿镇居委会,积极参加了老年人帮扶工作。我的任务是协助服务队队长进行营养品、生活用品发放,带领老人们在社区广场进行免费的血压测试,同时我兼职打印各种文件,例如居民所需各项批准材料证明、办业务所需的文件等。

考虑到互联网时代的发展,为了让老人更加便捷的与子女交流,我细心地教老人如何拨打视频电话、公交车乘车码等。

通过这次“返家乡”社会实践,我看到了老人眼神中得到帮助的喜悦,在一声声道谢中体会到了满足和幸福。手拿服务“绣花针”,织出温暖“幸福花”,关注空巢老年人,别让他们被时代“遗弃”。




学院地址:襄阳市襄城区尹集东街66号 乘车路线:市内乘8路(或25路)公汽到襄阳汽车职业技术学院站 
电话:0710-3089167 邮编:441021

二级学院院长邮箱:393400988@qq.com 网站管理:交通运输学院/现代管理学院 
Copyright 2018 XiangYang Auto Vocational technical College

手机版

关注微信公众号